7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第2025/1456号实施条例,对原产于中国的熔融氧化铝进口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涉案产品的欧盟CN编码为2818 10 11 、2818 10 19、ex2818 10 91和2818 10 99(TARIC编码为2818 10 91 20和2818 10 91 90)。涉及重庆市赛特刚玉有限公司、洛阳润宝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在111.9%-136.3%。
9月20日,海关总署公布8月数据,白刚玉出口量3.84万吨,同比增4%,环比增7.8%;1-8月累计出口29.49万吨,同比降0.7%,净出口量29.33万吨。棕刚玉出口量4.3万吨,同比降0.9%,环比增55.6%;1-8月累计出口29.52万吨,同比降2.9%,净出口量29.5万吨。
从目前公布的出口数据来看,白刚玉与棕刚玉出口仍较为顺畅,似乎尚未受到欧盟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影响。阿拉丁(ALD)通过数据整合与调研,分析8月刚玉出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出口订单多为提前签订,因此条例实施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有一定延迟;另一方面,相比于德国、荷兰、比利时等欧盟国家,我国白刚玉与棕刚玉的主要出口流向为日本、韩国、印度等周边国家,土耳其、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以及占比同样较重的美国。

从国内刚玉行业生产上来看,实际上欧盟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阿拉丁(ALD)调研白刚玉、棕刚玉生产企业,了解到多数企业对欧盟国家的业务量较小,目前对亚洲、中东的出口情况基本正常;但出口业务涉及欧盟地区的企业9月起订单量萎缩明显,部分涉及企业虽选择应诉,但并未如以往情况获得预期中的较大豁免,税率减免幅度微乎其微。
由于刚玉产品的出口订单一般要提前2-3个月甚至更早签订,因此7月税令实施后,直接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国内刚玉行业四季度的生产情况。同时,四季度特别是临近年底,也是国内刚玉行业的生产与需求淡季。内外需同时缩减,四季度刚玉行业运行预期将面临较大压力,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减产,并计划年底提前停产。
除欧盟外,目前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刚玉也征收115.82%的反倾销税,产品范围包括通过熔融氧化铝(Alumina Oxide)制成的棕色和白色刚玉磨料,常用于研磨、抛光和耐火材料。此税令自1995年2月6日起生效,并经过多次复审,至今仍然有效。由于税令实施时间已较长,目前国内出口美国的刚玉产品通常提高售价来降低高额反倾销税带来的影响;亦有部分订单通过“转运”或“轻微加工规避”来应对。